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歷2月18-20日交節。雨水節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地區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為了讓濱河娃們更加了解這一節氣,濱河淮外二年級語文組的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校本課程——活在農歷的天空下之雨水。
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并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瞧!濱河淮外小學部二年級的小朋友用五彩的畫筆勾勒出一幅幅唯美動人的圖畫。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庇晁幵跀稻诺摹捌呔拧敝?,河水破冰,大雁北歸。雨水五日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日,草木隨著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